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24章 巡抚贵州

永乐九年六月初十,朱棣因病崩逝于乾清宫,享年五十一岁,葬于北京长陵,庙号太宗。

按其遗旨,太子朱高煦即皇帝位。

朱高煦登基后改年号宣武,次年为宣武元年。

赋闲在家的甘武得知朱棣驾崩,心中一股巨大的落差感席卷而来……

“这……这怎么会这样呢?”

“那谁来当大明皇帝?”

张芯看着甘武那失魂落魄,自言自语的模样,以为甘武是一时无法接受朱棣的突然驾崩,大脑受了刺激。她安慰道:“甘郎,皇上不在了,还有太子呢,朝廷不会乱的。”

甘武确实是无法接受朱棣的突然驾崩,因为历史上的朱棣还有十三年的在位时间,怎么会这样?难道历史是错的。

甘武想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,可他又不知从何下手。

六月十六,郑和完成了第三次下西洋的任务回到南京,此时的南京官民都沉浸在皇帝驾崩的悲伤之中。

而郑和对此还一无所知,当他来到午门外,看到那满城的白幡,这才意识到宫里可能出大事了。

朱棣的灵柩缓缓从皇宫出来,即将运往顺天。

郑和看到这一幕,难以置信的瞪大大眼睛,仿佛这一切都是梦,是那么的不真实。直到前面开路的士兵呵斥郑和闪开,郑和这才回过神,踉跄着退到一旁,接着跪倒在地仰面痛哭不已。

此去顺天,路途遥远,为保安全,朱高煦令甘武负责护送先皇灵柩并全权负责善后事宜。

郑和跟在护送队伍后面,他想送这个替自己圆梦的主子最后一程,不过甘武很快就发现了郑和,他并没有赶他走,反而让他与自己并肩同行。

郑和从小就跟着朱棣,朱棣与徐皇后对其宠信有加,郑和也很忠心,在战场上多次保护朱棣。靖难时,郑和因在郑村坝之战中作战勇猛,保卫了北平城,朱棣为了纪念郑和在此战中的功劳,特赐其郑姓。

朱棣登基后,郑和对朱棣说,自己一直有一个梦想,那就是去海的另一边去看看,去看看大明之外的世界。朱棣很爽快的就答应了,并且全力支持郑和,允许他建立船队,还给他提供资金支持。

在郑和心里,朱棣既是自己的主子也是自己的伯乐,郑和无比敬仰他。

途中休息时,甘武让郑和与自己一起用餐。

突然,甘武向郑和问道:“郑公公三下西洋,可有发现建文帝的踪迹?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