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73章 公司有人叛逃

“能给我一株稻吗?”宋应星请求道。

袁院士虽然不知道宋应星要做什么,但是试验田这么多稻子也不缺这一株。

何况也没什么关系,哪怕是被其他人得到,重要的技术也不会被获知。

本来这稻子就要上市,袁院长已经开始了新的超级水稻研究。

看着那长满稻穗,粒粒饱满的籽粒,宋应星就是一阵欣喜。

“我还有工作,你们慢慢参观!”袁院士说道。

“谢谢院士!您多保重身体!”李信尊敬的打着招呼。

袁院士是值得尊重的人,李信的感谢和问候都是发自肺腑。

宋应星也是含笑的送着袁院士,看着袁院士和他的学生们离开,这才开始说话。

“谢谢你,让我看到了三百年后的《天工开物》,这是我最想看到的!”

“我们也要谢谢你,给我们后世留下这部《天工开物》,这本书后来流传到了国外,被翻译成多国语言!被世界誉为‘华夏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’。”

听到这话,他很高兴。

最高兴的就是天下衣食富足的梦想成真了,他也就无憾。

“宋先生请你放心,古有《天工开物》,今有继往开来!”

听到李信的话,宋先生满意的点了点头,然后带着笑着和一株水稻走了。

看到了三百年后的天工开物,还有什么可说的,发展太快了。

“天下富足!了不起!了不起啊!”

拿着那水稻,宋应星虽然步履蹒跚,但却是非常的坚定,脸上带着笑意。

后继有人!后世富足,如此也就足矣。

回到他的时代,转身看着李信,李信抱拳致敬。

直到帷幕落下,这一期的《典籍里的华夏》也落下的帷幕。

现场响起了掌声。

虽然不如第一期让人潸然泪下,但依然感动,中间也有落泪,为演员的演技,为华夏的先贤感动。

【国无农不稳,农以种为先】

特别是刚才那段宋先生接过袁院士手中超级稻的时候,真的是很让人动容。

几千年来,华夏民族一直把重农固本视为安民之基,治国之要。

一代代人殚精竭虑致力于提高农业技术,就是为了“农为邦本,本固邦宁!”

两位科学家跨越了三百多年的握手,让人非常的震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